青海樟子松是一種耐光性強、根深的樹種,能適應土壤水分較少的山脊和陽坡,以及相對干燥的沙地和礫砂地區。主要是純林或落葉松混交。
樟子松具有較強的抗寒性,能承受-40~-50℃的低溫,是干燥的,不需要土壤水分。樹冠稀疏,針葉稀疏,短而小,針葉表皮角質化,有較厚的肉質部分,氣孔位于葉褶的凹陷處,干燥的表皮和下表皮很厚,可減少地上部分的蒸騰作用。同時,在干燥的沙丘上,主根一般有1-2米深,最深不到4米。側根主要分布在距地表10~50cm的砂層中。根系向四周伸展,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。6月份,固定沙地0-125cm砂層含水量為2-3%。12歲的落葉松大部分死于干旱。楊樹等闊葉樹種葉片枯死或部分脫落,而樟子松仍在正常生長。
樟子松(Pinus sylvestris var.mongolica)是一種陽性樹種,樹冠稀疏,針葉樹多分布在樹表面。當森林里沒有側燈時,樹干自然會迅速修剪。隔離或側光充足時,側枝和針葉樹茂盛,樹冠下的幼樹生長不好。樟子松具有較強的適應性。在營養不良的風沙土和土層薄的山地碎石土上生長良好。張古臺沙地已種植針葉、闊葉樹種30余種。只有樟子松才能適應沙地不同地區的環境條件,即使在最差的山頂上也能生長。此外,榆林、伊克昭盟等地的沙地也長得很好。水分過多或積水對其生長有害,喜酸性或微酸性土壤。黑龍江省林業科學院肇東實驗林場,總鹽分ph7.6-7.8為0.08%,生長良好,pH值在8以上,碳酸氫鈉含量在0.1以上,有不良影響。
樟子松的抗性較強。據調查,10年生油松遭受了針葉銹病的危害,而鄰近的樟子松受害較??;與油松相比,油松對螟害也有較強的抗性;遼南地區,樟子松和油松都受到了松稈蚧的危害,但未發現樟子松。
樟子松的壽命長,一般年齡為150-200歲,有的為250歲。在張古臺條件下,5齡前生長緩慢,6-7年后可進入高生長期(年高生長30-40cm)。如人工固沙區21年生樟子松平均高8.6m,胸徑14.8cm,最大10.4m,胸徑25cm。
上一條: 庭院景觀的設計技巧
下一條: 青海坡邊綠化的準備工作